从后悔中学到东西

世界上到处都在说反馈的重要,人通过反馈进步,算法通过反馈改进参数,社会通过改变反馈改进。

对于个人来说,有一些反馈是明显的,有一些是不明显的。比较明显的反馈例如体重、跑步速度和工资等。

还有一些不明显,比如人自己的感受。通过这段时间的思考,人的感受其实是最好的反馈,而人的感受中,最好的反馈是后悔。因为后悔会经历痛苦,痛苦会让人排序自己的需求,这种痛苦会我们知道什么东西对于自己是最重要的。

所以,在经历后悔后,就需要跟着自己的心行动,以自己的后悔作为反馈,作为行动的指引,让后来的生活变得更好,不要让此次后悔变得无用。当然,还是希望自己的人生能更加的顺利,后悔能少一点。

向所有人学习

我们在中学期间都学过论语“三人行,比有我师”,在当时,我们比较少能真实体会到这些文章的含义。

近期我在处理新房的装修,需要做美缝和阳台柜。这两个商家在群里都备受好评,接触下来,确实有一些值得学习的地方,其中流程控制做的很好。

首先是美缝商家,工作人员在工作之前会对类似地砖破损的地方拍照发在群里,这个操作非常合理地可以去除后续的扯皮。具体工作进度也会发在群,让业主放心。最后做完之后也不特别催促业主去检查和交钱,给业主十分好的体验。

其次是阳台柜商家,设计细节沟通均在群里进行,最后会有一个设计图在群里确认。在施工之前,会使用塑料膜将尽可能多的地方包住,以免灰层影响,这个步骤会让业主的后续的感受十分好。

未来,遇到其他人,可以多多想一想在他身上可以学到的东西。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观后感

相关链接:https://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16981606943785080304

《大决战》整个系列都非常好看,演员演技、场面还原度等等都做的十分好。在三个章节中,我个人最喜欢《辽沈战役》,因为我在这个电影中学习到了很多。

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层级的决策或执行思路,毛主席、林、营长、兵四个层级的人都有描述。

毛主席从全国局势角度设计在东北的战役,他的视角是站在全国,但他又可以判断更细微的战斗部署的好坏,属于有宏观,有微观。从宏观讲,他希望辽沈战役可以解决在东北的全部敌人,由此,可以使未来其他地区的战争更加从容,在战役过程中,他还部署了部分战斗去遏制傅,让傅不要进入辽沈战役中。从微观讲,他可以在十分遥远的地方设计辽沈战役战役的可行性并且判断战役之前林发上来的具体战斗部署,当然,这个也因为他自身的战斗指挥艺术很高明。宏观和微观相互结合,使主席可以比较从容地在小山村中完成全国局势的推进。可见,即使身居高位,也需要保持微观处理能力,此能力可以让宏观决策更合理。

林是具体决定战役部署的人。在战役之前,林反复调整了在长春和锦州之间优先攻打的计划,可见林在战争层面是比较希望有十分大的把握才下决定的。在战役开始后,林去看了突破点的选择,可见林对重点的把握还是重视的。在整个战争过程中,林是呆在有地图的房间,若有报告则起来看地图,指挥如此大的战役确实十分消耗。有关塔山的战报中,有几次传来比较大的伤亡报告,他回复“只要塔山,不要伤亡数字”,在战役重点节点,需要不计一切代价拿下,才能拿到最终战役的胜利,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在一些环节就需要做的决绝。

营长的情节有些忘记了,待后续再补充。

在攻打塔山时,炮弹发射的人已牺牲,班长就大喊寻找会打炮的人,这时一个小兵站了出来,成功地完成对城墙的毁坏,促进战斗的顺利,可见一些当前不起眼的技能在未来的某些关键节点可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做从长期看是对的事情

我们人生中会做各种选择,有时候,我们会对一些做过的决策懊悔。

从各种大佬发言和历史经验总结来看,做任何决策需要遵循“从长期角度看问题”这一重要原则,选出从长期来看是对的选择。

如果我们选择短期正确,可能过段时间就发现那个决策不太对,如果选择长期正确,也许我们会得到一个类似一个延迟满足的结果,可能是一个十分好的结果,因为时间和复利的力量十分强大。

当然,由于各种外界因素,我们时常需要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需要做平衡,但还是量做从长期看是对的事情。

做对的事,把事做对

对于一件事情,如果要取得好的结果,差不多可以分为两步,一、做对的事,二、把事做对。

分开说,首先是做对的事,就是在做之前判断所做的事情是否是对的,比如是否符合产生业务价值,价值大不大,优先级高不高等。

另外,把事做对,就是落地一个事情,拿到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可能需要解决人、技术、资源的问题。

从难易程度看,把事做对比做对的事要简单很多,因为前者不需要做决策。

最终核心,还是需要培养决策能力,让自己能够去判断一个事情是否是对的。

快速调整能力

我们在执行一个任务过程中,在前期,大的战略需要想清楚,包括目标、处理原则、大概方向等内容,其次我们也需要制定一个大概的执行计划。

对于具体执行计划,我们在执行阶段可以做得灵活一点,该调整时,拉上相关方,迅速做调整。

对于大的构想,按理应该不能过多做调整,否则说明前期没有想清楚。

努力就好了

在我们人生中,会遇到很多的失败或不如意,但我们长期下来的教育并没有学习到此类情况怎么处理。

最主要的问题是,我们没有学会怎么面对失败和处理失败。

人生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无法掌控,其实我们在每个阶段的每个事情上,能做到已经努力,做到问心无愧就可以了,至于结果的成败与否,坦然以对即可。

需要让自己学会“努力就好了”的心态。

只靠自己

很多人在不顺利时,都希望有一个人能帮助自己;在遇到重大决定时,都希望一个人来帮自己做决定;在遇到危机情况时,都希望别人来帮自己分析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别人的帮助固然非常重要,有时候能给自己特别好的帮助,但自己才是命运的决策者。

不顺利时,遇重大决定时,遇到危机时,都需要学会分析问题,做出决定,执行决定,承担后果。

写下来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句话是我们小学时被叮嘱过无数次的话,都可以把它做成血液的一部分,但在现实中,我们不一定会十分到位的执行,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小学老师要不停叮嘱的原因。

近期有一个十分强烈的感受,如果是好的文章,包括生活的准则、优美的文字、精辟的理解,它是会被反复的传播的,所以我可能会在微博反复看到类似的内容。但我希望我看了之后能对我有帮助,所以反复看其实不是个好的方式,因为这没有利于生活的改变,就属于浪费时间。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还会爆出几个还不错的点子,其实我也需要把它记录下来,也许这个点子能对我未来有很大的帮助,但是不记录下来,也许一两天后就完全忘记了。

杨振宁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需要去培养直觉,比如在做题时,发现我们的直觉和答案不太一样时,我们需要花很大的精力反复想,知道我们看到那道题之后出现正确的直觉。

接下来的做法大概有两类,如果是一些比较好或有用的东西,我会更加勤快地记录下来,然后在日常生活中去实践,若培养成习惯或直觉后,最终可以达到把写的内容删除。如果是一些点子,需要尽快地记录,然后有空时就实践它们,最终也可以把这个点子删除,让位给其他点子。

写下来是为了不写下来。

做事方式

  1. It’s ok to fail, just relax and do your best!
  2. Don’t earn the last dollar.
  3. Think long and act long.
  4. Do right things, do things right.
  5. don’t complain.